更新時間: 2020-06-29 11:49:34
近年來,"沉浸式"一詞被炒得火熱。一時間,游戲、電視、視頻會議……都在強調"沉浸式"。“沉浸式展覽”一詞也在近兩年出現(xiàn)的,并且在展覽中出現(xiàn)得十分頻繁,成為藝術展中最吸睛的展出形式,它華麗的展示效果和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很受年輕人歡迎,一度風靡各大社交平臺。 2013年,草間彌生的《我有一個夢》亞洲巡展 2015年《雨屋》 沉浸式藝術展覽的多種特效為參觀者帶來更靈動的美觀、絢麗多彩的燈光效果、豐富有趣的互動體驗,參觀者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里。毫無疑問,娛樂與內容產業(yè)可以說是沉浸式內容發(fā)展的最大受益者。令人不禁感嘆,如今的藝術展已進入沉浸式時代了嗎 ? 那么,到底什么是"沉浸式"? 什么是“沉浸式”? 沉浸就是讓人專注在當前的目標情境下感到愉悅和滿足,而忘記真實世界的情境。 心流理論的基礎觀點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力地解釋了人們廢寢忘食地投入一件事情的狀態(tài)。參見下圖: 心流理論的核心就是說人在技能與挑戰(zhàn)匹時才能達到心流狀態(tài)。心流體驗是人的最優(yōu)體驗,正是它是在我們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和本身能力相匹配的狀態(tài)下,我們能達到沉浸在當前情境中,而忘記真實世界的狀態(tài)。 我們可以試想以下,什么游戲會讓你投入地廢寢忘食,肯定是那種有一定挑戰(zhàn),并且我們自己根據(jù)已知的條件判斷自己是有能力應對此挑戰(zhàn)的。如果太難,估計在嘗試幾次后就放棄了,并且人會越來越焦慮,而感受不到本身過程中應有的樂趣和滿足。而如果太簡單,我們就會感覺到無聊,也迅速放棄了當時的體驗。 心流體驗是人的最優(yōu)體驗,就正是它是在我們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和本身能力相匹配的狀態(tài)下,我們能達到前述的沉浸在當前情境中,而忘記真實世界的狀態(tài),所以經常會出現(xiàn)我們認為只不過玩了幾局游戲,而時間已經從中午到天黑了。 因為心流能改變人對真實時間的感知能力。(并不限于游戲領域,任何可以達到忘我,忘乎時間的狀態(tài)都可能是心流狀態(tài)。) 沉浸式體驗的內容 沉浸式體驗,既包括人的感官體驗,又包括人的認知體驗。而事實證明,沉浸式體驗的活動才能創(chuàng)造最令人投入的心流。 ◇ 感官體驗:例如游樂場,迪斯尼主題樂園,很多活動對人有一定挑戰(zhàn),但是主要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讓人從而感覺到爽或者刺激。但是利用感官刺激達到心流狀態(tài),很難維持長久。 ◇ 認知體驗:例如下棋,掃雷等等策略游戲,又如教學這些活動對人的技能與挑戰(zhàn)匹配主要利用人的認知經驗。 而事實證明,即包含豐富的感官經驗,又包含豐富的認知體驗的活動才能創(chuàng)造最令人投入的心流。 這一點,在游戲中使用最廣泛,因為游戲中最容易也最需要使人達到心流狀態(tài)。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使用也是非常廣泛。例如KTV的環(huán)境與燈光營造出讓人分不清是白天或黑夜的感覺,商場的環(huán)境要注重打造的是讓人沉浸在忘我的購物中流連忘返而忘記時間。而迪斯尼樂園等主題樂園,甚至賭場就更加擅長使用沉浸式設計來虜獲顧客長時間駐足了。 歸納沉浸式(心流)的特點如下: 條件因素 ◇ 用戶在體驗過程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也就是不能讓人感覺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干嘛。 ◇ 對用戶的交互行為有即時的反饋,讓人感覺任何互動都有回應。 ◇ 能力與挑戰(zhàn)匹配 體驗因素 ◇ 用戶行動與知覺的融合 ◇ 注意力集中,專注力非常高 ◇ 用戶對活動有絕對的主控感 結果因素 ◇ 失去自我意識 ◇ 對時間的錯覺;也就是對時間認知發(fā)生了扭曲,在體驗中將時間認知拉長,或將時間認知縮短。 ◇ 體驗即目標 如何創(chuàng)造沉浸式體驗 (1) 我們的能力與挑戰(zhàn)相匹配。如果我們的能力較低卻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我們會產生焦慮。如果我們的能力很高但面臨的挑戰(zhàn)很低,我們會覺得無聊。因此,設計者需要給予用戶一些困難,例如更強大的怪物,同時也需要通過關卡設計來提高用戶的能力。 (2) 我們在體驗過程中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比如球幕影院,它的設計就是給觀眾帶來強烈震撼的視聽沖擊,并使其享受身臨其境的高科技虛擬現(xiàn)實體驗。 (3) 我們的交互行為有即時的反饋,讓人感覺任何互動都有回應,并在可接受范圍時間內響應。 沉浸式體驗的最終表現(xiàn)為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以及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我們可以投入某項活動很長時間卻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沉浸式體驗在生活中的應用 如今,沉浸式的方式已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其中與大眾生活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中國市場認知率最高的三大體驗類型:沉浸式實景娛樂(真人游戲、密室逃脫、謀殺之謎、真人角色扮演游戲、浸入現(xiàn)實游戲…)、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沉浸式演出。 1 沉浸式劇場 《不眠之夜》是目前為止最著名的浸沒式戲劇作品。由莎士比亞最陰暗的悲劇《麥克白》改編,添加了希區(qū)柯克的故事情節(jié),劇情設置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座廢棄酒店。觀眾在三個小時的演出時間內只需戴上一只面具,便可以任意穿梭在這處被精心設計成復古風格的9000平方米的演出空間中。 試想一下,不管影院播放什么樣的影片,你都如同置身其中,有如電影主角般感受,這樣的影院您會拒絕嗎?時下流行的3D、4D、5D、甚至7D影院正在努力營造這樣"沉浸式"體驗。這也是未來影院的發(fā)展方向。 2 沉浸式演出 沉浸式旅游演藝為沉浸式娛樂的一種,通過科技手段和演出元素,讓觀眾通過“視、聽、嗅、味、觸”來欣賞的演藝活動。 實景演出,即以真山真水為演出舞臺,以當?shù)匚幕?、民俗為主要內容,融合演藝界、商業(yè)界大師為創(chuàng)作團隊的獨特的文化模式。它是中國人的獨創(chuàng),是中國旅游業(yè)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轉型下的特殊產物。 在這類演出中,舞臺和觀眾席的概念被打破,如《又見平遙》,空間被分割成幾個不同形態(tài)的主題空間,沒有前廳,沒有主入場口,沒有觀眾席和傳統(tǒng)舞臺。繁復和奇特的空間分割讓觀眾有進入迷宮般的感受。觀眾如同普通的住民,松散地游走在清末的平遙城,從鏢局、趙家大院、街市、南門廣場等一個個場景中窺視故事端倪。不少觀眾在獨特的戲劇體驗中被劇情感動得熱淚盈眶,通過沉浸式的戲劇體驗,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以知名沉浸式娛樂產品“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沉浸式體驗展為例,利用空間為參與者呈現(xiàn)出一個突破現(xiàn)實的迷幻世界,隨著“瀑布”不斷地往圓心匯聚,一年四季的花朵在水流中不斷地綻放、凋落,時而匯聚成花海,時而消失不見……用電腦程序打造出的夢幻虛擬花海與置身其中的參與者產生實時的互動。 《Black Waves:迷失、沉浸與重生》 3 沉浸式主題餐廳 沉浸式的數(shù)字餐廳不僅能在味覺上滿足客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將聲、光、電與藝術設計完美結合,更滿足了客戶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需求。 4 沉浸式展館展廳 如今,企業(yè)展廳,地產展廳,展館展廳到處可見,企業(yè)借展廳展示自己產品的高端形像,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展館借展廳展示歷史、規(guī)劃等內容。 而不管何種展廳,效果的評價由觀眾說了算,如何讓觀眾給展廳打高分是關鍵。 沉浸式展館基本沿用沉浸式劇場的方式,能讓觀眾"忘我"的進行體驗與游覽,游覽博物館時仿佛置身當時歷史環(huán)境當中,游覽規(guī)劃館進仿費置身未來城市當中,這樣的展廳才是好的展廳,所以關鍵是要營造"沉浸感"。打造展廳一定是要打造將聲、光、電與藝術設計完美結合沉浸式數(shù)字展廳。 如2019年1月30日,故宮博物院《宮里過大年》數(shù)字沉浸體驗展。融匯故宮歷史及文物中蘊藏的過年元素,運用數(shù)字投影、虛擬影像、互動捕捉等方式營造互動氛圍,結合當代藝術設計理念,組成創(chuàng)新的沉浸空間。觀眾可以沉浸其中,感受新鮮有趣。 沉浸體驗展分為門神佑福、冰嬉樂園、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納福迎祥這六個部分。 除此之外,沉浸式的方式還被應用到婚禮、KTV、手機上,沉浸式體驗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得益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如果你把數(shù)字展示簡單理解為數(shù)字化的展示,那就錯了,它不僅要有數(shù)字化的展示,更要營造一種"忘我"的"沉浸式體驗"。 隨著數(shù)字化多媒體的飛速發(fā)展,高科技的數(shù)字化交互創(chuàng)意展項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展館當中,投影顯示、LCD顯示、LED顯示、觸控等等都只是一種數(shù)字化的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展示",展示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人,要真實,讓客戶"有感覺"。要做到這幾點就要達到"沉浸式"的效果,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盡可能讓受眾的聽覺和視覺被全方位的包圍,盡情享受沉浸式體驗。 我們相信,沉浸式的影院能讓觀眾為之再次買單,沉浸式的婚禮能讓人終身難忘,沉浸式的KTV吸引更多的客流,沉浸式的展廳讓你流連忘返……有一天,但凡看到沉浸式,你都忍不住想體驗一把。 酷景咨詢一直致力于研究與設計更多有趣的創(chuàng)意展廳,讓創(chuàng)意真正融入數(shù)字展示,讓展館交互越來越有趣好玩,為大家呈現(xiàn)更多新穎別致的數(shù)字創(chuàng)意新體驗。我們一直相信沉浸式體驗將會是數(shù)字展示的“新寵兒”,我們期待您的邀約!